近几年来,图书出版界出现了一种盲目跟风的怪现象。当某一图书畅销时,大批套用其书名的图书马上就接踵而来。前一阶段,《中国可以说不》风行大江南北,于是,有关“说不”的“跟风图书”层出不穷;近些日子,《绝对隐私》又吊起了人们的胃口,于是,各类“隐私”又立刻摆上了各地的书店书摊。不难看出,“跟风图书”的泛滥,是书商单纯追求短期内的高利润的结果,很多书商都想借助畅销书的“名牌”效应捞一把。
跟风易生伪劣,难保质量。一本图书从酝酿到出版都有一定的周期。而书商在金钱的驱使下,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推出一本书,不能不让人担心其内容的粗糙。另外,“跟风图书”都是套用别人的模式,在包装和内容上都难以形成新的突破,对于日趋成熟的读者来说,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。这样一来,“跟风图书”在书市上遭遇冷淡便不足为奇了。
盲目跟风,一哄而上,这是一种“短视”行为。俗话说,别人嚼过的馍不香。一味地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转,就永远不会有突破。要发展,就必须有所创新。
摘自《新闻出版报》